信以为真

编辑时间:2010-03-08 14:37:20
在阅读过程中,不论是有意识或者是无意识,读者的信念、假定和观察问题的角度都要和作者的相对立或者达到一致。作者可能会有意掩盖他的观点,例如他可不表明态度,对一切都不置可否,或采取表面上非道德的姿态等。然而,他这种隐而不宣的态度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自从理查兹的《文学批评原理》问世以来,批评家们对细致,地考察读者心理这一做法持审慎态度。他们现在常常间接提到“自动摒弃其不信任感”(柯勒律治语)这一现象,而不对它直接进行探讨。这就暗示了在读者和作者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作者鼓励读者相信书中描写的是真的或是可能发生的,而不去抱怨故事是虚构的,或是不可能发生的,这样读者就可以在书中有所发现并得到满足。然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读者就必须置身于文学作品之中,而不是与它保持遥远的距离。 完美的幻象是难于制造的(我们不会跑到舞台上去,并用耳语告诉悲剧英雄所有的秘密),而且即使可能,它对读者的心理也有损害。文学应当帮助读者认识到自己头脑中的幻象并对它一探究竟,不应当使读者沉溺于其中而不能自拔。可是,正如托尔金(J.R.R. Tolkien)在目前红极一时,以及华兹华斯与拉马丁(Lamartine)的早期读者对他们的谈玄讲道颇感兴趣等情况所显示的那样,读者想要建立这种信赖关系的欲望常常是十分强烈的。而且如同怀疑论者认为的那样,这种欲望很容易受人操纵,甚至会进而变为轻信和对现实的逃避,也许当人们对某种事物产生信任时(即便这种信任只是半心半意而且带有自欺欺人的色彩),他们身上的不安全感便得到减缓。因此,信以为真就成了追求的目标。人们极愿进入一个美丽而且秩序完美的世界,在那里一切愿望都可如愿以偿,即使未来发生的事情难以完全预料,倒反能增添惊奇的乐趣。这种愿望可以通过欣赏莫扎特的音乐得到满足,也可在文学中得到满足。某些人甚至将此附以宗教意义。 鼓励读者相信的办法可谓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逼真”。通过它可使最理智、最富怀疑精神的读者感到满足,并相信描述的事件和人物是可能的(譬如说它们可代表一定的环境或代表人类的某种常见的倾向)。其它的方法没有这样合乎情理,例如“抽象的怜悯与同情”,以及理性观念的非理性的感染力等。以上方法的效果可以由于作品的运动感和诉诸感官的吸引力而得到加强,例如,雨果诗歌的力量、轻快的曲调和乐感使其要传达的思想更具有说服力。此外还有一种方法,它是悲剧经常使用的,而且与人们期望得到满足这一愿望有关,也即是说诉诸于对人类尊严和价值的信念。连续地表现一个有秩序有条理的世界可使读者的信以为真的状态保持下去。有时候(如同卡夫卡世界中的情况那样),这种条理性极其鲜明。然而与在梦中的情形相似,如欲具体确定这种条理性,我们会感到十分困难,这种情况也造成了一种威胁感。 读者的信以为真的天生倾向为作家操纵读者的阅读反应提供了种种可能性。一些作家使用特殊技巧来破坏读者的信任感,他们还有意地使读者天性中的相信和怀疑这两种倾向发生冲突,并对两者都提出质疑,这样就导致了复杂的疑问式的反应。例如,阿宁(Arnim)和霍夫曼(Hoffman)就采用了“浪漫反讽”的手法来达到此目的;许多喜剧小说家则时而对书中的人物采取同情态度,时而站在一定距离之外对他们加以嘲笑。另一些作家诸如塞林(Celine)等则采取了一种于人于己不关痛痒的姿态,这在开始时还能激起读者的完全信任感,然而很快读者就会越来越怀疑作者所说的一切。还有一些作家有意识地使读者对作品中描绘的世界产生怀疑,这样促使读者把信任转移到叙述者或作者身上来,并把他们当作唯一可以信赖的权威。简言之,很难想象任何形式的文学作品与“信以为真”这一概念完全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