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结构

编辑时间:2009-10-23 12:26:24
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内资源的拥有总量中各种资源量的构成比例及其相互关系。资源一般分为两大类: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的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要素。狭义的自然资源只包括已经开发利用和虽未开发利用却已经过勘探评价的物质和能源的储量。广义的自然资源则包括自然环境中一切能够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和利用的自然物质。按照自然资源的性质,自然资源结构通常分为3类:1生态资源结构,主要是光、空气、地貌、水和地热等的结构。这类资源比较稳定、一般为人类可以合理开发、永久利用,被称为“恒定资源”。2.生物资源结构,主要是动物、森林、草原和微生物的结构。这类资源可以通过本身的生长繁殖再生出来,如能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按照人类的意志生长繁殖,被称为“再生资源”。3.矿物资源结构,主要是石油、煤、天然气、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等的结构。这类资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而形成,储量有限、开发利用后不能再生,又称为非再生资源。社会资源结构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文化民俗资源、历史景观资源、信息资源的结构及关系。其中人力资源结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要素。文化民俗资源和历史景观资源一方面对社会的精神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又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信息资源则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产物,它是现代经济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资源的结构是整个经济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现存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进出口产品结构等经济结构的运行、改善和实现发展目标等都有着重大影响作用,而且对一国或一地区经济结构能否适应国际、国内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而及时灵活地加以调整也有相当大的制约作用。